欢迎来到西安科控润滑油有限公司官网!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477-8391559
邮箱:xiankekong@126.com
总部地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捷通机电城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西安乳化液中杀菌剂的作用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6/2/2 9:56:53

内蒙古润滑脂检测,

    经研究,乳化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变黑发臭现象,发现主要是因为在乳化液中繁殖了大量细菌和真菌,部分还会发现霉菌。微生物的污染可导致加工液中重要组分的降解,其直接后果是加工液的粘度变化,pH值降低,进而引起机加工系统的腐蚀与泄漏。加工液中的厌氧菌,尤其是硫酸盐还原菌的滋生,会使加工液中产生有毒气体——硫化氢,使加工液产生臭味,并危害操作者的健康。过量的微生物繁殖会引起滤网及管路系统的堵塞。乳化液细菌污染后就不再能使用,因此,为了延长乳化液使用寿命,现在高档乳化液中均要配制大量的杀菌剂,有的高达4%。这些杀菌剂一般都以碱性为主,因为机械加工中乳化液的PH值一般都控制在9-10之间,在这范围内,防锈性能保证很好,而细菌繁殖速度最慢。

    最常见的杀菌剂就是三嗪类杀菌剂,价格便宜而对大多数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例如1、3、5-三羟乙基均三嗪,俗称三丹油,它具有杀菌、抑菌、高效、广谱、对哺乳动物低毒等优点,不含重金属。在实际应用中,高剂量使用不会影响产品的理化特性,与产品的混溶性好;PH值(1%水溶液)为9.5-11.5 ,溶于水、醇、油性多种体系。但是三嗪类化合物有一个缺陷,就是会有少量的游离甲醛存在,在环保和使用安全性方面受到好多限制,同时,其杀菌和抑菌作用原理也是通过复杂的过程分解释放出甲醛而起作用,其杀菌范围还显小,杀菌效率还不够高,现在,欧美国家已经逐步淘汰三嗪类杀菌剂,起而代之的是应用双噁唑啉啶,它的杀菌机理虽然也是甲醛释放型,但它本身不含游离甲醛,杀菌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上述这两类杀菌剂对真菌和霉菌的杀灭作用小,因此,实践中往往还要加入吡啶巯盐或异噻唑啉酮,增强对真菌的杀灭作用。异噻唑啉酮能够穿透微生物的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并与细胞的核酸(DNA和RNA)上碱基结合,一方面可以阻断核酸复制,从而抑制微生物繁殖,另一方面可以导致基因变异,引起蛋白质合成异常,致使微生物死亡。由于此作用机理的原因,保证了该类产品的高效性和广谱性,并且微生物难以产生抗药性。异噻唑啉酮的结构为含氮的硫环状有机物,不含任何金属,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被氧化,氧化后的最终产物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氮化氮,因此该类型杀菌剂不会对环境造成累积污染。目前市场上大量推广的凯松类杀菌灭藻剂就是以异噻唑啉酮为主,再加入增效剂,稳定剂,分散剂等复配而成,尤其在水处理行业,造纸业和涂料业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乳化液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其最大困难,就是,异噻唑啉酮本身是酸性化合物,在碱性的乳化液中会很快失效。刚开始加入使用体系中的时候,杀菌效果很好,但稍微过段时间,甚至几小时以后,其杀菌作用就大幅度下降,甚至没有,同时,对乳化液pH值产生下降的影响,在乳化油产品浓缩液中也非常难加入,非常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推广。现在有许多厂家结合双噁唑啉啶和三嗪的特点,把改性的异噻唑啉酮例如苯并异噻唑啉酮复合到双噁唑啉啶和三嗪里面去,再加上稳定剂等,制造成非常广谱而有效的杀菌剂,据说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吡啶巯盐因为气味过大,在乳化液中应用的还不广,只是其不溶性盐的粉末物在日化工业得到不少应用。